臺中精機加工中心作為現代制造業中的重要設備,以其高度自動化、多功能和高精度的特點,在提升生產效率、保證產品質量、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主要由機床主體、工作臺、刀庫、刀具主軸、控制系統等部分組成。機床主體承擔著整個加工中心的工作載荷,具有足夠的剛性和穩定性。工作臺用于固定工件,通常具有旋轉和傾斜功能,以適應不同角度、面的加工需求。刀庫用于存放刀具,并配備自動換刀系統,以實現多種加工操作的自動化。刀具主軸則用于承載和旋轉刀具,確保刀具的精確定位和穩定運行。
一、場地準備
安裝環境檢查
溫度與濕度:
環境溫度應控制在18~25℃,濕度≤70%(無冷凝),避免熱變形或電氣元件受潮。
避免陽光直射、熱源(如暖氣)或冷風直吹設備。
地基要求:
地面需平整堅固,承重能力≥設備重量的1.5倍(通常每平方米承重≥500kg)。
若為混凝土地基,需養護至少30天,確保完q干燥。
防塵與清潔:
安裝區域應遠離切削液、灰塵、振動源(如沖壓機)和電磁干擾源。
保持通風良好,避免切屑堆積。
空間規劃
設備間距:
預留足夠的操作空間(前后至少1米,左右0.5米),便于維護和換刀。
保證門開啟順暢,刀庫換刀無干涉。
安全通道:
設備周圍設置安全黃線,禁止無關人員進入。
二、設備檢查與開箱驗收
外觀檢查
檢查機床外包裝是否完好,有無磕碰、變形或浸水痕跡。
核對設備型號、配件清單(如刀庫、夾具、工具等)是否與合同一致。
部件完整性檢查
機械部分:
檢查床身、立柱、主軸、工作臺等鑄件有無裂紋或損傷。
確認導軌、絲杠、防護罩等部件完好。
電氣部分:
檢查電纜、接線端子、數控系統(如FANUC、三菱)是否齊全。
測試急停按鈕、指示燈等功能是否正常。
附件:
清點刀具、夾具、量具、操作手冊、保修卡等配件。
三、工具與材料準備
長備工具
起重設備:叉車或吊車(起重量≥設備重量)。
水平儀、經緯儀:用于調整機床水平度和垂直度(精度要求通常為±0.02mm/m)。
扳手、螺絲刀、內六角扳手:用于緊固地腳螺栓和部件連接。
塞尺、千分表:檢測導軌間隙和主軸徑向跳動。
清潔工具:防靜電毛刷、無塵布、酒精、防銹油。
輔助材料
調整墊鐵:用于調節機床水平(通常使用可調節墊鐵或液壓千斤頂)。
防護用品:手套、安全帽、護目鏡。
測試工件:用于試機驗證加工精度(如標準塊規、試切材料)。
四、電氣與安全準備
電源配置
電壓與頻率:確認電源符合設備要求(通常為380V/50Hz或220V/60Hz)。
接地保護:接地電阻≤4Ω,避免電氣干擾或漏電風險。
穩壓電源:若電網波動大,需配備穩壓器或UPS。
氣源準備(如需氣動系統)
壓縮空氣:壓力通常為0.5~0.8MPa,需過濾、干燥(露點≤-40℃)。
管路連接:檢查氣管接頭無漏氣,油水分離器正常工作。
安全措施
緊急停止開關:確保急停按鈕功能正常,位置醒目。
警示標識:張貼“高壓危險”“勿動”等標識,隔離安裝區域。
五、安裝流程預演
熟悉安裝手冊
閱讀廠家提供的安裝指南,了解設備定位、調平、接線等步驟。
明確主軸重力方向、地腳螺栓扭矩值等關鍵參數。
模擬安裝
預演設備就位、調平、連接電源/氣源的流程,提前規劃人員分工(如吊裝指揮、電氣工程師、調試員)。
六、試機準備
潤滑系統檢查
確認導軌、絲杠潤滑泵已加注指定潤滑油(如ISO VG32),油路暢通。
檢查主軸冷卻液(如水溶性切削液)濃度和流量是否符合要求。
數控系統初始化
通電后檢查數控系統自檢是否正常,參數設置(如坐標系、刀具偏置)是否正確。
加載試機程序(如空運行、單段執行),測試各軸運動方向。